作者 : 泡泡
|
性别 : 女
|
文章主题 : 非接触性作战很有特点 |
发表时间 :2004/7/17 下午 12:05:17 |
非接触性作战很有特点 有人说,非接触性作战的运用翻开了战争史崭新的一页,它的"新意"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呢?我们不妨来看看。 对抗空间由传统的单维转向多维。非接触性作战的对抗空间不仅仅在空中、地面和海上,而是已遍及地面、地下,水面、水下,高、中、低空,太空和电磁等多维空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非接触性作战的对抗空间将会向深海、外层空间等领域进一步扩展。要赢得非接触性作战的胜利,就必须夺取和保持各个空间的控制权,包括制空权、制海权、制天权、制电磁权等,并将各个空间的作战兵力协同起来,形成综合打击力量。 战术机动由传统的兵力机动转向火力机动。在以往的作战中,只有兵力进行机动,才能占领有利的阵位,才能保障兵力的集中,才能发挥火力的优势。在非接触性作战条件下,随着发射距离远、命中精度高的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于战争,机动兵力的一些复杂的接敌动作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兵力的战术机动已经为武器的火力机动(或曰精确制导武器的轨迹机动)所代替。 攻防态势由传统的近距格斗转向远程打击。随着作战武器系统和侦察器材的不断改进,近距离交战很容易暴露企图,遭到对方的打击,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在较远的有效射程之内即可对目标实施准确打击,因而使交战距离逐渐增大。所谓"彼此互不照面的作战"、"非接触性的远程打击"已经逐渐成为主要战法。 兵力编成由传统的集中配置转向小群组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武器系统、观通器材、指挥手段和战斗保障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兵力集中配置的方式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兵力集中难以隐蔽、易遭对方袭击等等。与此相反,小群兵力则易于隐蔽、便于机动、组织指挥灵活、战斗保障可靠,并可构成相当的打击威力,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手段的改进,当需要对某目标实施打击时,各小兵力群通过准确的信息传递和远距离的火力打击即可实现,而无须通过兵力的集中配置。 打击方式由传统的硬摧毁战转向软杀伤战。按照现在流行的术语,以往战争的打击方式大都属于"硬摧毁战",其直接的打击目标多为对方的兵力集团、武器装备系统及各种军事设施。如今,各种信息化武器以及自动化指挥控制等都需要借助信息工具、通过信息控制来实现,所以,以信息对抗为核心的"软杀伤战"便成为制胜的关键一环。 |